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

日本炮击美国本土,第二世界大战时的奇袭战,潜艇用甲板炮轰击加州炼油厂

其实在战争爆发后,尤其是美国参战后,其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能够支持盟国不间断的进行战争。当然,轴心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,所以他们策划了数次袭击美国本土,并干扰重要物资生产的计划,尤其是日本对美国发动了数次袭击。日本首次袭击美国海岸发生在1942年2月,当时一艘日本潜艇炮击了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拉附近的美国海岸。

日本炮击美国本土,第二世界大战时的奇袭战,潜艇用甲板炮轰击加州炼油厂

其实在战争爆发后,尤其是美国参战后,其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能够支持盟国不间断的进行战争。当然,轴心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,所以他们策划了数次袭击美国本土,并干扰重要物资生产的计划,尤其是日本对美国发动了数次袭击。日本首次袭击美国海岸发生在1942年2月,当时一艘日本潜艇炮击了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拉附近的美国海岸。

早在珍珠港事件后,日本就开始向美国西海岸部署了潜艇。尽管当时有七艘潜艇潜伏在美国的西海岸,并执行过一段时间的巡逻任务,但最终只击沉了两艘商船。于是,一艘编号为伊-17的潜艇的舰长西野幸三决定采用一种新的攻击方式。他绝对冒险浮出水面,使用潜艇的甲板炮炮击岸上目标,以此对美国沿海目标形成恐吓,并让美国的民众心里感到恐慌。

日本炮击美国本土,第二世界大战时的奇袭战,潜艇用甲板炮轰击加州炼油厂

西野潜伏在美国西海岸两个多月后,也就是1942年2月23日,这一天他正指挥伊-17号潜艇沿着美国海岸航行。很快,位于加州圣巴巴拉县的埃尔伍德炼油厂就成为西野的主要目标。尽管实施攻击时,天色已经昏暗,但西野还是很容易就找到了目标。由于处于战争时代,所以当时炼油厂仍在运转,当然只剩下比较精干的人员。在明亮的灯光下,从水面上观察炼油厂,它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目标。

展开全文

西野命令甲板上的船员操作武器,与大多数日本潜艇一样,伊-17号装备了一门140毫米甲板炮。这门火力强大,比大多数其他潜艇的火炮口径都要大。在武器准备就绪后,船员们瞄准了一个大型航空燃料储备箱。大约晚上7点15分,一声巨响划破夜空,第一发炮弹直冲炼油厂。它没有击中目标,而是击中了一个储油区。由于无法观察炮弹落点,加上海浪的冲击,影响了日军的射击精度。伊-17号又发射了几发炮弹后,才将注意力转向另一个燃料箱。

日本炮击美国本土,第二世界大战时的奇袭战,潜艇用甲板炮轰击加州炼油厂

炼油厂里得一小队工人其实听到了第一枚炮弹的爆炸声,只不过他们误以为是管道破裂或油箱爆炸。直到他们冲到外面,其中一人才发现伊-17潜艇就在近海。意识到是遭到袭击后,他们慌乱地给当地警察局打电话。与此同时,伊-17潜艇继续向炼油厂发射炮弹,一座石油的井架和其他设备被摧毁,但炮弹瞄准的航空油箱却毫发无损。在进行了半小时的炮击后,伊-17号潜艇停止攻击并离开了该地区。当地人估计,当晚这艘日本潜艇发射了多达25枚炮弹。尽管当时已有数人报警,报告敌方潜艇的存在,但美国方面并未发起反击。伊-17号潜艇在没有美军追击的情况下顺利离开该区域,返回日本本土。

从军事角度来看,对埃尔伍德炼油厂的袭击收效甚微。炼油厂受损轻微,甚至没有停止运营进行维修。然而,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却更为严重。数千人因担心日军入侵而逃往内陆,这股恐慌席甚至一度卷了美国西海岸。一些人声称看到日本潜艇向岸上的人们发出信号,另一些人声称有人向潜艇发出了海岸信号,帮助它找到了目标。当局对这些说法非常重视,以至于该事件被用作战争期间美国方面拘禁日裔美国人的借口之一。

日本炮击美国本土,第二世界大战时的奇袭战,潜艇用甲板炮轰击加州炼油厂

炮击此事发生后,伊-17号返回日本。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,伊-17再也没有特别惊艳的表现。它被拆除了部分武器,并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期间负责为岸上部队提供补给。1943年,它救起了俾斯麦海战的幸存者。1943年,伊-17号又成功击沉了一艘船,那是一艘正在向前线运送鱼雷艇的巴拿马油轮。

直到1943年8月19日,在一艘新西兰拖网渔船和一些美国水上飞机的攻击下,伊-17号才最终被击沉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大头鸟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gfk4.cn/13670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