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时政

步步逼近!中部第一大省,要易主了?

各地前三季GDP数据陆续揭晓。其中,近几年备受关注的中部两大经济重镇——河南与湖北的GDP竞赛,又有了新的动静。

各地前三季GDP数据陆续揭晓。

其中,近几年备受关注的中部两大经济重镇——河南与湖北的GDP竞赛,又有了新的动静。

步步逼近!中部第一大省,要易主了?

据最新披露,今年前三季度,河南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867.57亿元,增速为5.6%。

同期,湖北GDP为44875.62亿元,同比增长6.0%。

比较之下,两省的差距仍接近4000亿。

但要注意的是,去年同期,河南GDP领先湖北超过6000亿。这意味着,一年之间,湖北对河南就猛追了超2000亿

作为多年来的中西部第一大省,河南于2023年经济总量首次被四川超过,在全国排名退居第六,失去了中西部第一大省地位。

步步逼近!中部第一大省,要易主了?

展开全文

如今,湖北加速追赶,河南的中部第一省宝座,会否也将易主?

01

其实,就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,河南的表现,并不差。5.6%的增速,高于全国0.4个百分点。

具体而言,有不少亮点。

如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4%,高于全国2.2个百分点。

步步逼近!中部第一大省,要易主了?

汽车及零部件产业、装备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.0%、14.3%,分别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.6、5.9个百分点。

外贸方面,前三季度,全省进出口6431.8亿元,同比增长18.7%,高于全国14.7个百分点。

但是,对比之下,湖北6%的增速,居于全国高增长省份之列,表现出更强的冲劲。

从“三驾马车”的角度也可以看出,湖北的赢面更大。

外贸方面,前三季度,湖北进出口总额6176.9亿元,同比增长25.3%,比河南的增速高出6.6个百分点。

步步逼近!中部第一大省,要易主了?

投资方面,湖北全省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同比增长6.5%,高出河南两个百分点。

河南则只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上,高出湖北1个百分点。

步步逼近!中部第一大省,要易主了?

最终反馈到名义增速上,湖北更是高出了河南1.2个百分点。

02

就今年全年来看,湖北是否能就此超过河南,仍存在较大悬念。

但是,近几年湖北对河南的“攻势”,则处于一种持续发力的状态。

据统计,2020年时,河南GDP领先湖北的规模超过1.1万亿。而到了2024年则仅有3600亿。也即短短四年间,湖北追回了超过7000亿元的经济总量。

步步逼近!中部第一大省,要易主了?

从近两年来看,去年上半年,河南GDP超过湖北尚有3885亿,到了今年上半年则只有2000亿左右。

前三季度,也从去年同期的超6000亿,压缩到今年的不到4000亿。

尽管说,湖北与河南GDP差距的快速拉近,与GDP核算调整不无关系,但总体趋势上,湖北都展现出了“步步逼近”的势头。

这一转折点的出现,既有偶然因素,也有结构性原因。

从短期冲击看,河南近年接连遭遇疫情、洪灾、富士康事件等多重挑战,经济发展波动较大。

包括眼下,河南不少地方,依然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。

相比之下,湖北在疫情后走出了一条较为稳健的上扬曲线。

这种发展势能的差异,从近几年两省人口的变化上,也能得到对应说明。

据统计,从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到如今,河南省常住人口合计减少超百万。但湖北常住人口则总体维持稳定。

步步逼近!中部第一大省,要易主了?

此外,更重要的是,在产业升级、资源要素的聚集等方面,湖北也有明显的大动作。对比之下,河南的大动作似乎并不多。

耐人寻味的是,两省的差距从逐年扩大,走向不断缩小,拐点恰好是在2020年。

步步逼近!中部第一大省,要易主了?

当然,更深层次的原因,还是在于两省基本面的差异。

河南的核心优势在于近1亿的人口规模,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;而湖北的强项则在于科教资源与高端要素聚集能力。

但是,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,传统要素优势有所减弱,而创新驱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,这一转变正好放大了湖北的竞争优势,同时也暴露了河南的短板。

这一点,直接反馈到产业的进阶上来。

目前,河南已成功培育装备制造、现代食品、新型材料3个万亿级产业。而湖北今年5大支柱产业则都有望全部迈入万亿级,此外6个优势产业也有望突破五千亿级。

可以说,在整体的产业结构上,湖北占有明显优势。

这种产业能级的差距,直接源于两省创新能力的差异。以省会城市为例,郑州和武汉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二、第三,但教育资源质量却相差悬殊。

如本科高校数量,武汉达到46所,郑州则只有27所

步步逼近!中部第一大省,要易主了?

在校研究生数量上,武汉仅次于北京、上海、南京,超过20万人,郑州则不到8万人。

可以说,这种高等教育资源的差距,直接影响了两省高端人才供给和创新能力,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业升级的势能。

03

此外,两地还有一个鲜明的反差,即区域发展格局。

首先,在省会城市的综合能级上,武汉是副省级城市,也是典型的“强省会”,而郑州作为“普通”省会城市,首位度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。

步步逼近!中部第一大省,要易主了?

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,影响到了高端资源聚集能力的差异。

其次,湖北不仅拥有“强省会”,且更拥有宜昌、襄阳这两大放在中西部都称得上是“首屈一指”的副中心城市。

并且,目前湖北已明确要打造武汉、襄阳、宜荆荆三大都市圈。

相对来说,河南的副中心城市,洛阳和南阳,尽管具备历史文化和规模等方面的优势,但在发展后劲上,并没那么突出。

当然,就在最近,河南对于推动区域格局优化也有了新的部署。该省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明确:

做强郑州中心城市,提升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、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能级;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,推动郑开同城化提质提速提效……

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和郑州都市圈为引领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体系。

同时,对于河南来讲,目前城镇化率仅有59.22%,比湖北(66.35%)足足低了7个百分点。这是差距,也意味着更大的发展潜力。

展望未来,应该说两个省的竞争位次,是比较有看点的。

一者,这关系到南北经济格局的再平衡。

二者,也将体现不同发展模式的竞争力。

包括但不限于:“弱省会”与“强省会”模式,传统要素驱动模式与创新驱动模式等。

一定程度上说,两省的竞争结果,也将为其他地区的发展路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。

当然,不管中部第一大省是否会易主,这种你追我赶、不甘落后的竞争态势,都值得肯定。因为,有竞争压力,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动力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大头鸟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gfk4.cn/14258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